现场比赛时,由于时间限制,不可能对参赛作品一一点评。
参加第六届大赛全国决赛视频组评选的选手,其参赛作品可以得到点评。
(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!)
点评建议:
注意语速、注意节奏、注意画面感、注意气息的合适运用、注意连诵、注意停顿、合适地运用强调会更好。
(在朗诵大赛赛前辅导讲座时,马老师已讲过“强调”这种常用的语言艺术方法;在讲故事大赛赛前辅导讲座时,马老师又讲了“连诵”这种常用的语言艺术方法。)
真正好的朗诵不同于“背诵”,是在逐字逐句地分析清楚、揣摩透作品后用心诠释作品的内涵,使听众能感受到作品要表达的情感、让听者脑海中能浮现符合作品的画面。
为了让听众听起来不那么“平”、“一个调”、“一个模式”,可以考虑对标示蓝色的部分进行“强调”(仅供参考;因为每个人对同一个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不同,每个人想“强调”的内容也不一样;在朗诵时,不是必须“强调”谁,也没有对错;只有更优、更好、更合适)。
空格处为选手参赛视频中朗诵停顿之处。
标示红色的部分是可以考虑调整一下的。
夏天里的成长
夏天 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。
生物 从小到大,本来是天天长的,不过夏天的长 是飞快的长,跳跃的长,活生生的 看得见的长。你在棚架上看瓜蔓,一天可以长出几寸;你到竹子林、高粱地里听声音,在叭叭的声响里,一夜可以多出半节。昨天是苞蕾,今天是鲜花,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。一块白石头,几天不见,就长满了苔藓;一片黄泥土,几天不见,就变成了草坪菜畦。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,个把月不过来,再见面,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。
(“飞快的长”、“跳跃的长”、“活生生的 看得见的长”都是描述“夏天的长”的;朗诵“飞快的长,跳跃的长,活生生的 看得见的长”时,合适地运用“连诵”会更好;“不过 夏天的长 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”。
“活生生的看得见的”是限定“长”的;朗诵“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”时,不停会更好。
“几天不见,就长满了苔藓”是描绘“白石头”的;朗诵“白石头”时,合适地运用“连诵”会更好;“一块白石头 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”。
“几天不见,就变成了草坪菜畦”是描绘“黄泥土”的;朗诵“一片黄泥土,几天不见,就变成了草坪菜畦”时,合适地运用“连诵”会更好;“一片黄泥土 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”。
朗诵“再见面,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”时,合适地运用“连诵”会更好;“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”。)
草长,树木长,山 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。 稻秧长,甘蔗长,地 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。水长,瀑布长,河 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 变深。俗话说:“不热不长,不热不大。”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,温度的增加,什么 都在生长。最热的时候,就连铁路的铁轨也长,把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。柏油路也软绵绵的,像是高起来(动作)。
(不加动作会更好)
(“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”是描绘“河”的变化的;朗诵“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”时,不停顿会更好;“河 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”。
朗诵“什么都在生长”时,不停顿会更好。
朗诵“太阳威力的增加,温度的增加”时,合适地运用“连诵”会更好;“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,什么都在生长”。)
一过夏天,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,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。升级、跳班,快点儿,慢点儿,总是要长。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,或是长得太慢,就没有收成的希望。人也是一样,要赶时候,赶热天,尽量地 用力地长(动作)。
(朗诵“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,或是长得太慢”时,合适地运用“连诵”会更好;<如果>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 不长或是长得太慢”,<这两种情况下>,<都>没有收成的希望。
朗诵“赶时候赶热天”时,合适地运用“连诵”会更好。
“尽量地用力地”是用来说明“长”的;朗诵“尽量地用力地长”时,不停顿会更好。如果想强调“用力地长”,不一定用停顿的方式,可以试试是否有其他更合适的方式<比如“重读”>。)
问题咨询:咨询QQ 523790078 , 咨询微信:158 010 328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