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8-小学生c组王悠可的《梅花魂》的点评建议

现场比赛时,由于时间限制,不可能对参赛作品一一点评。

参加第六届大赛全国决赛视频组评选的选手,其参赛作品可以得到点评。

 

 

 

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!)

 

 

点评建议

注意语速、注意节奏、注意画面感、注意气息的合适运用、注意停顿、注意连诵、注意动作、合适地运用强调会更好。

(在朗诵大赛赛前辅导讲座时,马老师已讲过强调”这种常用的语言艺术方法;在讲故事大赛赛前辅导讲座时,马老师又讲了“连诵”这种常用的语言艺术方法。)

 

 

为了让听众听起来不那么“平”、“一个调”、“一个模式”,可以考虑对标示蓝色的部分进行强调”(仅供参考;因为每个人对同一个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不同,每个人想“强调”的内容也不一样;在朗诵时,不是必须“强调”谁,也没有对错;只有更优、更好、更合适)。

 

 

真正好的朗诵不同于“背诵”,是在逐字逐句地分析清楚、揣摩透作品后用心诠释作品的内涵,使听众能感受到作品要表达的情感、让听者脑海中能浮现符合作品的画面

 

 

朗诵时可以有合适的动作;所做的动作要有感而发符合所朗诵内容表情达意的需要,是很自然的动作。

 

 

空格处为选手参赛视频中朗诵停顿之处

标示红色的部分是可以考虑调整一下的。

 

 

 

    点击此处查看朗诵视频

 

 

 

 

梅花魂

 

 

故乡的梅花  又开了。一年一度,那朵朵冷艳、缕缕幽芳的梅花,总让我想起  漂泊他乡、葬身异国的外祖父

“朵朵冷艳、缕缕幽芳的”是限定“梅花”的;朗诵“那朵朵冷艳、缕缕幽芳的梅花”时,合适地运用“连诵”会更好。

“漂泊他乡、葬身异国的”是限定“外祖父”的;朗诵“漂泊他乡、葬身异国的外祖父”时,合适地运用“连诵”会更好。

“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   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。”)

 

我很小的时候 外祖父常常抱着我 坐在花梨木大交椅上,一遍又一遍、不厌其烦地教我读唐诗宋词。每当读到独在异乡  为异客动作每逢佳节  倍思亲”“春草  明年绿,王孙  归不归”“自在飞花  轻似梦无边丝雨  细如愁”之类的句子,  常会一颗两颗  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、手背动作这时候,我会拍着手笑起来“外公哭了!外公哭了”老人  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,说:“莺儿,你还小呢,不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不加动作会更好)

“一遍又一遍、不厌其烦地”是说明“教”的情况的;朗诵“一遍又一遍、不厌其烦地教我”时,合适地运用“连诵”会更好;“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教我读唐诗宋词”。

朗诵独在异乡为异客”时,不停顿会更好。

朗诵每逢佳节倍思亲”时,不停会更好。

朗诵自在飞花轻似梦”时,不停顿会更好。

朗诵无边丝雨细如愁”时,不停会更好。

“一颗两颗冰凉的”是限定“泪珠”的;朗诵“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”时,不停顿会更好。)

 

当年的我,还过于稚嫩,并不懂得,我带走的,岂止是我慈爱的外祖父珍藏的   一幅丹青、几朵血梅?我带走的,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   一颗眷恋祖国的   赤子心动作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一幅丹青”和“几朵血梅”都是“外祖父珍藏的”;朗诵“一幅丹青、几朵血梅”时,合适地运用“连诵”会更好;“一幅丹青几朵血梅”。

朗诵我慈爱的外祖父珍藏的一幅丹青几朵血梅”时,不停顿会更好;“我带走的    岂止是我慈爱的外祖父珍藏的一幅丹青几朵血梅”。

朗诵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”是限定“赤子心”的;朗诵“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赤子心”时,不停顿会更好;“我带走的    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赤子心”。)

 

 

 

 

 

    点击此处查看朗诵视频

 

 

 

 

 

全国中小学课文朗诵大赛网络赛区


问题咨询:咨询QQ 523790078 , 咨询微信:158 010 32831